现代仪器与医疗

魔术不是现代才有的,古代拥有这种手艺的人,

 
“七年。南陲之南,有扶娄之国,其人善能机巧变化,易形改服,大则兴云起雾,小则入于纤毫之中,缀金玉毛羽为衣裳,吐云喷火,鼓腹则如雷霆之声。或化为犀、象、狮子、龙、蛇、犬、马之状,或变虎、兕,口中生人……”
《拾遗记》里的这段文字,很容易让人理解为凭空杜撰的神怪小说。

在现实世界里,何人能有此等威能?但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扶娄人并没有什么超能力,他们只不过是一群魔术爱好者呢?
作者生于公元四世纪,由他来记录的这些奇异场面发生在公元前十世纪,所以多半不是史实。因此,周成王七年的扶娄之国是否住着一群擅长魔术的艺术家,今已不可考证了。
如果说,《拾遗记》中的魔术有很多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神话色彩,那么,秦汉以后关于魔术的记载便真实多了。《西京赋》里收录了一段汉安帝时期的魔术节目。
当时的魔术表演,已成为“百戏”之一,是宫廷中热门的重头戏。《西京赋》里讲到的“东海黄公”,就是汉安帝时期的“刘谦”,技艺相当高明。在当时,这位东海黄公的魔术一度被时人当成“幻术”,有划地成河、现场立马的表演效果。
后来,越来越多的魔术师掌握了东海黄公的技巧。《西京杂记》有云:“淮南王好方士。方士皆以术见。遂有画地成江河,撮土为山岩,嘘吸为寒暑,喷嗽为雨雾。”

汉末唐初,民间出现一种名为“鱼龙曼延”的把戏,这种魔术一度成为宫廷的保留节目。
该节目除了具备魔术性质之外,还夹杂了不少杂技表演。所谓“鱼龙曼延”,原本是“鱼龙”和“曼延”两种节目。因为这两个节目的效果都不错,观众叫好又叫座,所以当时的艺人们便将二者合二为一,连在一起演。表演的过程中,艺术家扮演大鱼或怪兽,进行魔术化的表演。
《文献通考·俗部乐》记载:
“唐旧制,承平无事,三、二岁必于盛春殿内赐宴宰相及百辟,备韶濩九奏之乐,设鱼龙曼延之戏,连三日,抵暮方罢。”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鱼龙曼延这一节目的花样是相当多的,可一连表演三天两夜。

唐朝文化高度繁荣,所以艺术家们的魔术功底也愈发精湛。在当时,出现了一种名为“藏狭”的魔术。同样是《文献通考》中的记载:“藏狭,盖取物而怀之,使观者不能见也。”
在唐朝以前,魔术表演者通常会表演“无中生有”的魔术,将本不存在的东西变出来。而唐朝的魔术艺术家另辟蹊径,让原本存在的东西消失。
当时的魔术,大抵与一些中国传统技艺相当,有一套专属的传承规则,所以门外汉根本无从得知魔术的门道。以至于,当时的人们,都把难以解释的魔术视作“怪术”。
《酉阳杂俎》里便记录了这样一档子事:“术士王琼尝在段君秀家,令坐客取一瓦子,画作龟甲,怀之。一食顷取出,乃一龟。放于庭中,循垣而行,经宿却成瓦子。”
虽然,王琼是术士,但他显摆的技艺在现代人看来平平无奇,无非是些快手倒弄的障眼法。唐朝的这种“画龟术”,算不得当时的新兴魔术。

早在东汉末年,一个叫左慈的高人就已经玩转这套把戏了。
左慈,是我国史上著名的异人,许多历史爱好者都喜欢将其吹捧为在世神仙。根据晋代的《搜神记》所载,左慈曾受邀来到曹操营帐里表演魔术。
宴会期间,曹老板高声说道:“今日高会,珍馐略备。所少者,吴松江鲈鱼为脍。”
曹操何许人也,他所筹备的宴会,怎会有食材缺失的情况发生?之所以说桌上缺少了一味松江鲈鱼,就是为了考一考这位传说中的“活神仙”。
左慈当即表示,变出一条活鱼来非常简单。他请人找来一个光亮的铜盘,在盘子里灌满清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盘”。
曹老板有点难以置信,于是便再次出题刁难左慈:“一鱼不周坐客,得两为佳”。客人这么多,一条鱼怎么够吃?您老人家得再变一条出来。
于是乎,左慈故技重施,再从盘子里变出一条肥硕的鲈鱼。两条鲈鱼皆“三尺余”,满堂“会者皆惊”。
除了鲈鱼之外,左慈老先生还能凭空变出酒肉来,还能让桌子上的酒杯变成鸟儿。这番卖弄,让曹操十分忌惮。倘若这老爷子想要谋害孤,岂不是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