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仪器与医疗

现代核磁扫描秦皇陵,取得一个重大发现:秦朝

 
作为中国的千古一帝之陵,秦始皇陵隐藏着无数秘密,但由于考古历史的教训,现代科技还不能完美保护出土的文物,所以一直不敢轻易挖掘秦始皇陵。比如,兵马俑出土时是彩色的,但由于保护技术不够完善,出土之后短时间之内,就迅速氧化,变成了灰色。为了了解秦始皇陵地下情况,前些年中德科学家联合,希望采用现代核磁扫描技术,来破解地下隐藏2000多年的秘密。令人惊喜的是,通过现代核磁扫描技术,考古专家取得了一个重大发现。与此同时,在这一发现的背后,驳斥“秦人无盔”之余,也隐藏着秦朝亡于秦始皇的客观事实。

根据核磁扫描的异常反应,和后期进行的试挖掘,考古专家确认了一个巨大的陪葬坑,后被编号为K9801:总面积达13000多平方米,是迄今为止秦始皇帝陵园城垣以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陪葬坑。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座陪葬坑很可能是秦始皇的“军备库”。通过考古试挖掘,最终佐证了这一点。在K9801陪葬坑里,考古专家挖出了一批石片,即:石质铠甲和石胄,其中石质铠甲约87领,石胄约43顶。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试挖掘,而不进行大规模挖掘,原因就是害怕保护技术不完善,导致文物出土之后氧化或风化,由此造成巨大的损失。

这批甲胄均由青灰色石片组成,甲片上钻有一些圆形或方形的小孔,用扁铜条联缀在一起。甲片未被叠压的边上有一道袜棱,起美观作用;被叠压的角有磨角,以便联缀和甲胄伸缩。可以说,秦始皇陵出土的这批文物,不仅与铁制品一样,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而且还具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既然如此,这批甲胄是如何制作的呢?学者研究认为,石甲胄的制作应该结合了当时的玉器加工工艺:从石料的开片,到制作甲片的粗坯,再经过细致打磨形成的片体,最后钻孔与抛光,以及编缀成形,每一步都要耗费匠人大量时间。

如果只是少量制作,那么对秦朝没什么太大影响,然而通过核磁扫描和考古试挖掘,预计陪葬坑内的铠甲和甲胄用到的甲片总数超过500万片,那么其所需要的劳动量,就非常惊人了。500万片,每件甲衣600片计算,就需要8333个工人工作一年。如果制作过程中出现损毁,或遭遇其他因素,那么实际需要的工作量还要增加。需要注意的是,石质铠甲和石胄只是外围的一个葬坑,就需要8333个工人连续工作一年,还不包括兵马俑等陪葬品,以及重头戏秦始皇陵主墓,可见一个秦始皇陵就需要付出大量劳力。史书记载的数百万劳工,可能一点都不夸张。如果再计算秦始皇修建道路系统、长城、阿房宫等大工程,那么天下的确“苦秦久也”,劳力被严重透支。

试想一下,数百万劳工修建这些大工程,而一个脱产劳工背后,需要多少人种田才能养活?而且,粮食还需要运输等等,这其中也要耗费人力物力。可见,几乎整个天下2500余万人,都在为秦始皇的这几个工程“打工”。秦始皇的确是千古一帝,但秦朝在他手上如此透支,焉能不亡?因此,说秦朝亡于秦始皇,并不为过。即便扶苏继位,采取部分宽仁政策,也难以解决秦始皇滥用民力对天下百姓造成的巨大伤痛。所以,秦始皇死后不久,陈胜吴广就起义,而且烽火燎原一呼百应。固然有胡亥继续透支民力的原因,但更与秦始皇执政期间长期透支民力积累下的问题关系密切。

值得一提的是,石铠甲的出土,也解决了一个千古疑问,即为何兵马俑没有头盔?原来,兵马俑正处于秦始皇检阅状态之下,“免盔”是一种基本礼仪的要求,而兵马俑的头盔铠甲之类,都放在了“军备库”里,并非此前专家推测的秦军勇猛,所以“秦军无盔”。
上一篇:现代与壳牌签署合作协议 深耕清洁出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