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仪器与医疗

沉痛哀悼!“现代超声心动图之父”王新房教授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1日讯(通讯员协宣 记者罗兰)11月30日17时05分,超声医学历史先驱者、中国超声心动图学奠基人、国际著名超声医学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创始人王新房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不幸逝世,享年87岁。王新房教授的逝世是中国医学界的重大损失。

他是世界超声医学历史先驱者

被誉“现代超声心动图之父”

王新房教授(右)获“现代超声心动图之父”称号(资料图)。

王新房教授是超声医学领域享誉全球的先驱者,是世界上拥有“世界超声医学历史先驱者”桂冠的第一位华人,曾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他被国际心血管超声协会授予“现代超声心动图之父”的称号并被赞为“中国的菲更鲍姆”(菲更鲍姆:世界超声医学界领军人物),他是我国超声心动图医学事业的奠基者并开创了协和医院超声影像科。

从医院官方发布的王新房教授生平中我们可以看到:

王新房,男,生于1934年9月,汉族,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我国超声心动图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他不懈钻研

让准妈妈们通过科技感知胎儿心跳

王新房教授工作中(资料图)。

在医院做产检,当准妈妈们感知到胎儿急促有力的心跳时,里面的不少人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人们不太了解的是,准妈妈们能通过科技感知胎儿心跳,源于王新房的不懈钻研。

1934年,王新房出生在孟津县平乐镇一个农村家庭。他的父亲是教书先生,深知读书有用,这对他日后选择读书、考大学影响很大。1953年,新中国百废待兴,当王新房的同学们纷纷选择机械、工程等热门专业时,他父亲却说:“学医好,学医吧。”。那一年,王新房考入中南同济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前身)。因成绩优异,他毕业后留校任教。

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医生只能靠听、摸来了解胎儿在母体中的情况,听不到胎儿心跳,胎儿是死是活医生并不知道。1963年,王新房和同事用超声波检查一名孕妇的子宫时发现,宫腔内有反射摆动,推想这应是胎儿的肢体活动。

“既然能了解肢体活动,胎心活动是否也能了解?”王新房开始尝试用两个超声探头,一个连着孕妇心脏,一个连接胎儿心脏,得出两个快慢不一的波段,经过多次观察,发现了胎儿心跳反射。

这一成果对诊断早期妊娠、确定胎儿是否存活等具有重大价值,很快在全国推广。1963年,王新房和同事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能和心电图、心音图同步显示的超声心动图仪。

由于当时国内外医学界交流不多,国际医学界一直认为欧洲的专家最早应用超声。直到2000年左右,国外学者才发现,早在近40年前,中国的王新房就率先用超声监测胎儿心跳,承认王新房是胎心超声监测第一人。

他以身求解

将双氧水打在自己身上做实验

1978年,王新房教授在国际上首创双氧水心脏声学造影的新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与卫生部科技成果一等奖(资料图)。

1978年1月8日,王新房所在医院的一间手术室里气氛紧张:医院主要领导赶到现场,心内、心外两科室主任严阵以待,王新房躺在手术台上,准备拿自己做“双氧水心脏声学造影法”的第一例人体临床试验。

此前,王新房听说一家医院用双氧水静脉注射治疗肺心病时,病人出现了氧气栓塞。他心想:“发生栓塞是坏事儿,但能不能变成好事儿?”当时,观察心脏病变,国外用靛氰蓝绿作造影剂,但这种造影剂造价昂贵、准确性不高。王新房想到双氧水产生的氧气泡会在心血管腔内形成强烈反射,如剂量适当,有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造影剂。

通过用大量动物进行实验,王新房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想临床应用,还需要做人体实验。造影剂产生的气体栓塞可能给心脏和大脑带来危害,甚至危及生命,谁愿冒着生命危险做实验?最后,王新房决定自己上。

在实验前,不知谁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王新房的儿子王贯文,王贯文急忙赶来,生气地质问父亲:“你为啥不告诉我们?我妈知道吗?”“我研究了这么久,心里有数,你放心。”王新房安慰儿子后,又回到手术台上。经过3次剂量不同的注射,最终确定了双氧水造影的相关数据。